|
中国建筑幕墙百年发展历程回顾绪 言 【长春】中国玻璃幕墙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玻璃幕墙于二战后被广泛应用,源于现代建筑理论中自由立面的构想。 大规模重建的需求,使标准化、工业化的各类建筑成为政府与建筑师推崇的形式。建筑设计师用大面积的连续横向开窗,替代了原来旧式建筑厚重的外墙和各式窄窗,解放了建筑的立面,使得室外景观以前所未有的视角引入到室内空间,不再受制于传统立面设计的束缚。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建筑幕墙的三个发展阶段 我国铝合金门窗、幕墙行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从80年代初开始起步,90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个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中国幕墙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共同走过了40年的历程。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 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诞生和成长的十年”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国内没有相关的建筑幕墙材料,所有铝型材、镀膜玻璃、门窗配件等材料都是从国外进口,国内只负责安装。门窗、幕墙没有国内的行业规范和标准,技术质量和水平较低,以引进、仿制为主。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 “波澜壮阔的十年” 进入90年代,迎来了国内幕墙行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个阶段里,民营企业迅速发展。行业进入产业结构优化阶段。1994年,成立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铝制品委员会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共同对铝合金门窗和幕墙进行行业管理,也为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个阶段,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编制并实施了国内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幕墙技术水平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总体上仍然参差不齐。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第三阶段——创新阶段 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的十年,是技术和管理创新阶段。 2000年以后,我国建筑幕墙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建筑幕墙科技创新也不断获得突破。幕墙年产量超过5000万平米,占世界幕墙年产量的80%,成为世界幕墙生产大国,建筑幕墙大量应用于超高层建筑。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这十年中,我国建成大批大型的公共建筑,其金属屋面面积往往超过10万平方米,玻璃幕墙和采光顶的面积往往超过8万平方米,规模之宏大、技术难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政府对于玻璃幕墙建筑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先后公布了一系列技术文件、标准和法令。《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加强建筑幕墙工程管理的暂行规定》、《既有建筑幕墙安全维护管理办法》等法规相继出台,使控制幕墙工程质量有了法律、法规的依据。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一些相应的规定,编制了地方规范。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 图片来源网络 结语 我国建筑幕墙行业发展至今, 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 各种型式的框架幕墙、单元幕墙、点式玻璃幕墙等不断涌现并发展。我国幕墙企业已经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并与国外知名幕墙企业直接博弈。 我国已经不仅仅是幕墙生产量、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在像北京江河、沈阳远大、武汉凌云、深圳金粤、珠海晶艺、深圳方大、中航三鑫、苏州金蝉螂、中建幕墙、浙江亚夏、浙江中南等一系列优秀幕墙工程企业的引领下,中国的幕墙技术、施工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接下来配合一带一路等“出海政策”的支持,完全可以从一个幕墙大国变成一个幕墙强国。 |